|
1、依据
AQ2022—2008《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提升绞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2 职责
2.1 检测员严格按标准规定对在用设备进行检测,忠实记录检测数据,确保原始记录准确,然后根据检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
2.2 质量监督员对检测工作进行监督,保证结果准确。
2.3 检测室主任对报告和检测记录进行核查,确认后签字。
3 检测项目
机房或硐室、提升装置、提升机制动系统、液压系统、提升机应装设的保险装置及要求、信号装置、电气系统、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4 仪器设备
提升机安全性能检测仪、照度计、声级计、温湿度表、钢直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拉力计、塞尺、红外线测温仪、兆欧表、接地电阻表。
5 检测方法
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检测,具体遵循条款见下表:
|
序号
|
检测项目
|
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
1
|
机房或硐室
|
4.1
|
6.1 司机操作位置处的照度用照度计进行测定。
6.2 操作位置处的噪声按 GB/T 13325-1991 的规定进行测定。
|
|
2
|
提升装置
|
4.2
|
6.3 提升速度及减速度、加速度的测定:在使用现场用测速发电机或其他测速装置,将提升绞车正常
运行过程中的速度信号转换成电压(流)信号或脉冲信号,送入专用的测量仪器或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获得实际提升速度图,经分析处理后得到。
|
|
3
|
提升绞车制动系统
|
4.3
|
6.4 闸瓦同制动轮或制动盘间的间隙用塞尺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6.5 制动轮的径向跳动或制动盘的端面跳动用百分表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6.6 制动闸瓦同制动轮或制动盘接触面积用钢直尺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6.7 安全制动装置的空动时间的测定:锁住卷筒后松闸,在闸瓦接触面上贴厚度不超过 0.02mm 的金属
箔片并接出引线,另一引线与闸盘相连接。两引线接入电秒表或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同时将安全回路中
引出的紧停信号接入测试系统,实施安全制动获取数据。
6.8 制动力矩在使用现场采用精度等级不低于 2 级的测力计或拉力传感器系统进行测定。
6.10 操纵手柄的操纵力采用拉力计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
|
4
|
液压系统
|
4.4
|
6.9 液压站的残压和调压性能的测定:液压站的残压用精度等级不低于 l.5 级的油压传感器进行测定,
液压站的调压性能用精度等级不低于 l.5级的油压传感器和精度等级不低于 1.5级的电流传感器进行测
定。
6.11 温度:用精度不低于±1.5%的测温仪器进行测定。
|
|
5
|
提升绞车应装设的保险装置及要求
|
4.5
|
|
|
6
|
信号装置
|
4.6
|
|
|
7
|
电气系统
|
4.7
|
6.12 绝缘电阻:用精度不低于±5%的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定。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127V、380V
时,测试电压为 500V;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660V 时,测试电压为 1000V;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大于 3000V
时,测试电压为 2500V。
6.13 接地电阻:用精度不低于±5%的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定。
|
|
8
|
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
4.8
|
|
6 编发报告
6.1 编写报告应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6.2 报告的内容
6.2.1 检验报告的内容包括进行检测的地点、仪器状态、检测依据、根据检测数据而得出的检验结论。
6.2.2 按标准检测合格的仪器,发给检验报告;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测结果,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6.3 检验报告按本公司《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批准、归档、签章、发出;特别注意报告的批准必须由相关领域的授权签字人签字。
7 注意事项
7.1 检验报告的编制人和进行检测的人员不能由同一人担任。
7.2 本公司不能在检验报告中出现资质范围外的项目、参数。
8 记录
8.1 《检测检验委托合同书》
8.2 《提升绞车检测原始记录》
8.3 《检验报告发放登记表》
8.4 《检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