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喀喇沁草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
地理位置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上烧锅村五组槟郎沟工业园区 |
|||
联系人 |
解永峰 |
|||
项目名称 |
喀喇沁草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万>t/a石灰石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
项目类别 |
□预评 □控评 √现状评价 |
|||
项目简介 |
>喀喇沁草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06月14日,法定代表人夏齐宏,注册资金2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水泥、水泥熟料及水泥制品生产与销售等。主要开采矿种为石灰岩,开采能力为200万吨>/年。检测期间,该公司各开采作业、运输作业、破碎及公辅设施(维修除外)均正常运转,职业病防护设施均正常开启。 |
|||
现场调查人 |
|
现场采样人 |
|
|
检测人 |
刘文龙、冷斌 |
|
|
|
检测结果 |
粉尘:检测点8个,8个符合要求。 物理因素:噪声检测点5个,3个符合要求。 |
|||
评价结论 |
该矿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企业。 |
|
||
建议 |
(1)该矿应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结果通过公告栏告知劳动者;该公司应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将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通过告知栏告知劳动者。 (2)该矿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通知》(安监总安健[2014]111号)等的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指令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3)>)该矿应建议该采场在适当的季节定期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每天>3-5次,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扬尘; (4)该矿应对开采的矿石堆进行遮罩,防止大风天气引起的扬尘。 (5)该矿应及时清理驾驶室内积尘; (6)该矿应加强管理制度,严禁前装机开窗、门敞开时作业,各岗位劳动者均应按要求佩戴防尘口罩,滤纸随时更换。 (7)该矿应加强对液压挖掘机空气调节设施的维护及检修,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及防尘设施的使用性能。 (8)该矿及时清理地面积尘,防止二次扬尘的产生。 |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2017年12月15日,3名专家,梅相水、周作明、蒋喜增对本项目进行了审查,专家组同意通过报告书。 专家组建议: 一评价依据:安监总局令和国务院令不必写实施年月。 二.自然环境情况:补充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 三.表2-2定点岗位工作日写实一览表:分钟折算为小时。2、原辅材料及产品:补充名称形态、储存和运输方式、组分。 四>.用人单位概况:1、缺少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用人单位发生哪些变化。 2、首次现状评价应简要分析自用人单位正式生产以来至此次评价前的历次变化以及现时运行情况(能力)。 五.P14:补充调查用人单位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总体布局是否发生变化。 六.P16: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补充生产工艺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是否发 生变化。 七.缺少建筑卫生学调查。 八.表>5-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览表:年工作200天,没有将夏季、冬季工作时间剔除,因此将5.1.2生产环境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夏季天气炎热,高温、冬季低温也列到一览表中。 九.按AQ/T4270-2015规定,对评价内容应按顺序进行。 十.P2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1、现场检测化验石灰石粉尘二氧化硅<10%,不属于砂尘,因此表5-9工人接触呼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结果砂尘不正确;另砂尘(呼尘)PC-TWA是>0.7mg/立方米不正确。2、缺少高温、低温检测结果。 十一.P34应急救援:补充应急救援设施和药品名称、数量,才能做出符合性评价。 十二.P35职业病危害告知:放到职业卫生管理评价部分描述。 十>.P37表8-1该厂>2016年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结果:缺少噪声体检结果。 十四.P47表11-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分项结论:1、分项结论判断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部分符合描述不准确。2、漏项,按AQ/T4270-2015表>1重新做出分项结论。 十五>.按AQ/T4270-2015表2补充职业病危害现状汇总表。 十六.用人单位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局示意图;设备布局示意图;职 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示意图;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点布置示意图;职业病危害 因素检测报告;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没有见到上述资料无法做出评价。 十七>.该公司2016年委托内蒙古和泰职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其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2017年进行现状评价为时过早,达不到现状评价的目的。 十八.P13:矿用自卸车司机、破碎中控工工作日写实内容与具体工作不符。 p16生产工艺调查补充生产工艺自最近一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是否发生变化。 P17补充调查主要设备使用状态及维修情况。 未对近>3年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进行趋势分析。未说明检测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开启情况。 十九、P19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为粉尘和噪声,不涉及手传振动,在后面涉及振 动的叙述删除。 二十、P21表5-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览表补充接触频度。 二十一、p23补充石灰石粉尘防护措施,对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按岗前、在岗期间分别列出。 二十二、p32个人防护用品中出现振动及低压带电作业、吸入性气溶胶毒物作 业、本项目涉及吗? 二十三、P34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损伤没有进行判断分析。应急救援设 施配置调查不详细,措施及演练无针对性。 二十四、>P37表述项目与评价结论不一致,噪声及高温是否确实进行了针对性的职业健康体检,需要现场核实。 二十五、>P39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均未体现出执行情况的调查。未对机构、人员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未对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检测制度等是否全面合理进行评价。职业卫生培训未体现近>3年的落实情况。未对警示标识的日常更新及维护情况进行说明。 二十六、>P43建议要按整改性建议、持续性建议、预防性建议分层次提出。对出 现有害因素超标的场所岗位需要采取的措施要认真研究,提高深度,切实达到治 理改进的目的。 二十七、>P46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按属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是否合适值得商椎。 报告缺少对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评价。 |
|